个人档案对于毕业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个人档案是就业单位考察录用人员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查阅个人档案,用人单位可以了解毕业生的学习成绩、专业背景、学术研究成果以及荣誉奖励等信息,从而判断毕业生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因此,个人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对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个人档案也是维护个人权益和福利的凭证。无论是工作调动、考研、公务员招考,还是职称评审、考取资格证、工龄认定、社保办理、住房补贴发放、申请入党、办理退休等,个人档案都是不可或缺的材料。个人档案中的信息可以用来证明个人在学习、工作和发展方面的经历和贡献,为自己的权益保驾护航。
个人档案一般存在于学校、人才市场或工作单位。根据相关规定,个人档案属于机密文件,只有拥有档案管理权限的单位才能将档案拆开查验以及将档案审核密封,没有档案保管权限的单位以及个人是不允许将档案拆封的。因此,如果个人档案被私自拆开,就需要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
首先,档案被私拆后需要到相关单位去重贴封条并盖章。由于个人档案是机密文件,档案管理部门需要核查档案里的内容是否有更换、文件是否丢失等情况,然后才能重新进行密封和盖章。
其次,如果个人档案是由毕业院校拿出的,那么就需要联系原毕业院校重新对档案进行审核,确保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经过审核后,毕业院校将重新密封、盖章,使档案重新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审查发现被拆封档案里存在材料丢失,则需要找出材料的相关单位补办。如果无法补齐原件,就需要相关单位补充出具证明,并进行审核、密封和盖章。
对于档案的去向,根据规定,高校要将高校毕业生的重要材料归入学生档案,并按规定有序转递。档案转递的对象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或定向招生就业的毕业生的档案会转递至就业单位或定向单位;非公单位就业、灵活就业及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的档案会转递至就业创业地或户籍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个人档案是严禁自行携带转递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部分地方和学校存在违规将档案交给本人,让其自行携带的情况。如果个人手中持有档案,应第一时间联系户籍地人才中心或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如实说明情况,并进行相关手续及时归档,以保护个人档案的安全。
综上所述,个人档案对毕业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对就业具有指导作用,还可以维护个人权益和福利。档案被私自拆开后,需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个人档案的去向需要按规定进行转递,不得私自携带。因此,毕业生应充分重视和保护自己的个人档案,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