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母亲私自拆开女儿档案袋封条,女儿看后崩溃大哭”的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个人档案对于毕业生来说有多重要?个人档案里到底都有什么内容呢?
个人档案在校时称为学生档案,包含毕业生登记表、成绩单等个人学习材料,入党志愿书等党团材料以及其他可供参考的材料。此外,档案还会包括一些个人的奖励证书、荣誉证书以及实习实训的相关文件。毕业后,高校将学生档案转递至就业单位,就业单位会在学生档案的基础上增加就业经历等工作材料,从而形成人事档案。
个人档案的重要性不可低估。除了供用人单位考察录用人员之外,个人档案还是维护个人权益和福利的凭证。无论是工作调动、考研、公务员招考,还是职称评审、考资格证、工龄认定、社保办理、住房补贴发放、入党、办理退休等,都需要提供个人档案作为材料。
个人档案一般会存放在学校、人才市场或工作单位。根据相关规定,个人档案属于机密文件,只有拥有档案管理权限的单位才能将档案拆开查验以及将档案审核密封,没有档案保管权限的单位以及个人是不允许将档案拆封的。
那么,如果个人档案被私自拆开了应该如何补救呢?
首先,档案转递是以公对公的方式进行的,且需要单位出具调档函。即使是自己的档案,也不允许个人持有,更不允许将档案上的封条私自拆开。因此,如果不小心拆掉了档案袋上的封条,需要到相关单位去重贴封条并盖章。
然而,对于已经被拆开的档案袋重贴封条并不容易,因为档案里的内容有没有更换、文件是否缺失都需要进行核查。如果个人档案是由毕业院校拿出的,那么就需要联系原毕业院校重新对档案进行审核,确认档案材料真实、无涂改,并由原毕业院校重新进行密封、盖章,使档案重新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审查发现被拆封档案里存在材料丢失,则需要找出具材料的相关单位补办,如果无法补齐原件,则需要相关单位补充出具证明,然后进行审核、密封、盖章。
总之,个人档案对于毕业生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是求职工作中的必备材料,也是维护个人权益和福利的凭证。如果不幸遗失个人档案或档案被私自拆开,应第一时间与相关单位联系,按照规定进行补救。此外,个人也要提高档案保管的意识,不私自拆封档案袋,以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